【春风执笔,童心绘扇|我们把春天揉进了非遗里】
当农历三月的微风轻拂,助福学梦志愿团的成员们带着非遗漆扇的多种色彩和各种制作工具,携手春风踏进保定市福利院的大门,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来了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漆扇。
当志愿团的哥哥姐姐拿着大包小包进入教室,孩子们感到十分新奇的围过来“姐姐,我们今天要做什么活动呀?”“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漆扇”“漆扇!我知道,是最近很火的那个美丽的扇子!”在制作漆扇之前,助福学梦志愿团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漆扇小课堂。通过播放生动的视频,志愿者详细讲解了漆扇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同时重点强调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须知。讲解结束后,志愿者全程陪同孩子制作,随时检查工具使用情况并提醒保持安全距离;制作结束后,逐一清点收纳锋利工具,确认场地无安全隐患后才让孩子离开。
随后,志愿团与孩子们一同投入漆扇制作。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地调色、滴漆、浸染 。当扇面缓缓浸入水面时,孩子们自觉围成一圈,屏息观察漆液在水流中自然晕染的神奇过程。正如非遗传承人所言:“漆扇之美在于‘一半人为,半天成’。” 孩子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 的智慧。
此次漆扇课堂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一个小朋友开心地说:“我不仅学会了做漆扇,还知道了要保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每把漆扇都像是独家定制的童话:孩子们的扇面游着会跳舞的锦鲤,颗颗星辰在湛蓝里开出花,把整个春天的风都装进了螺旋纹路里。孩子们指尖蘸着星河,将桃粉、柳青、鸢尾紫轻轻抛进涟漪,看它们像蝴蝶般在扇面舒展翅膀。"老师你看!我的扇子会下彩虹雨!"——原来春天最鲜活的调色盘,藏在孩子们惊喜的瞳仁里。
制作漆扇时,有个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瞬间:一位小朋友把扇子从染缸里提起时,扇面中央晕开一片皎洁的留白,那是因为颜料没有浸入的原因。志愿者刚要安慰,却见小姑娘眼睛亮晶晶地举起扇子:"姐姐快看!是朵白云!"原来童真能让所有"不完美"都长出翅膀,这句话像被春风揉皱又展平的信笺,写着万物生长的秘密。漆艺讲究天工,孩子们却教会我们——最美的天意,是永不设限的想象力。
活动尾声,孩子们手持独一无二的漆扇作品合影,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福利院的窗台上,九把漆扇正轻轻摇晃,扇起的故事带着槐花的甜香,飘向更远的远方。
“我们总说留住春天,却在此刻恍然——真正的春色不在转瞬即逝的花期,而在孩子们指间绽放的斑斓里。当两千年前的漆艺与新时代的童心相遇,传统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成了会呼吸的童话。或许每个孩子都是被春天吻过的种子,我们希望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非遗传承的种子,我们愿以传统为土,用爱意浇灌,看那些独一无二的色彩,终将在时光里长成自己的模样。每一道意外的留白,都是春天预留的伏笔。”活动负责人庞星瑶告诉记者。
据介绍,“助福学梦”活动由保定市心理健康研究会与保定市慈善协会共同发起实施,由河北大学、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联合开展,通过兴趣活动、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多维度介入,帮助孩子们重建自信。这支由多学科学生组成的团队,以“兴趣培养+学业辅导+社会性发展”模式。未来,该学校将继续保定市福利院出发,持续助力就学儿童打破心理壁垒,融入社会。(庞星瑶 王铭雪 许晗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