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

"嘻啵妈妈”IP数字文创首发 开启乡村振兴新范式

四川巴塘县“嘻啵庭院”工作坊里,藏族妇女们正用灵巧的双手将传统的女红技艺转化为时尚文创。近日,由巴塘县妇联与每日商报联合打造,杭州淳安县对口支援的甘孜州巴塘县的民族手工艺品牌“浙样巴塘-嘻啵妈妈”数字文创系列在华藏数字版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该系列通过12款独一无二的融合巴塘弦胡、藏戏脸谱等非遗元素的毛毡手工艺品,创新采用“数字资产+实物权益”模式,首批推出5000套随心套盒。每件产品均有专属产品定制身份卡。持有者不但可以在手机里随时欣赏这些呆萌可爱的文创产品,还可兑换相应实物。“嘻啵”是藏文的音译,意为“幸福”,源自“巴塘嘻啵之地,一年夏秋两熟”的巴塘弦子歌词。“嘻啵妈妈”展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寓意创造“幸福生活”的能手。这是非遗技艺的数字化传承与市场化运营的有益探索。

据悉,在巴塘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巴塘县妇联将高原女红技艺与浙江数字经济优势相结合,邀请五湖四海的手艺人、设计师深入牧区,从“阿吉拉姆”女红的吉祥纹样中汲取灵感,培养乡村振兴女性致富带头人,带领农牧区妇女掌握现代设计技能,为当地妇女创业就业提供机会、助力妇女增收。持续推动更多“嘻啵妈妈”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家庭与就业的双赢,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嘻啵妈妈”所采用的“技能+订单”居家灵活就业模式,在家门口就能掌握一门手艺,实现增收致富。这种投入小、见效快、门槛低、方式灵活的就业模式,正成为推动高原地区女性自主发展的新动力,通过数字技术的加持,将传统藏织“贝拉”技艺转化为毛毡苹果扩香器、红石榴冰箱贴、格桑花胸针等实物+数字文创。让她们的匠心作品走到了更广阔的市场。“华藏”平台负责人表示,后续平台将持续加大与当地非遗、景点等多方的数字化合作力度,既要以点带面打造出数字化的最美“318”公路,更要把这条公路上车辙印过的好风景,变成牧民看的见的增收账簿。

如今,数字技术正深度融入非遗文创产品,从构思设计、生产制造、配送售卖到使用感受的全产业链中,呈现出定制化设计、智慧制造、数字化供应链、智能经营与精确推广深度融合的态势。谈及非遗文创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模式,北京信息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柏松表示,数字类资产与文化数字化并非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内容搬到线上,而是通过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线上线下系统整合和创新利用。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模式,帮助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及创新发展,拓展市场边界,推动地区非遗、手工文创产品走出去,创造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谈对于这种模式的前景及发展,浙江省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执行会长朱纪伟认为,数字技术打破了物理空间限制,使偏远地区的独特文化资源被更多人看见。数字化可以提升乡土文化知名度、带动特色工艺品销售、激活乡村经济活力,其核心在于价值发现与权益保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本网提醒:本内容为机器自动抓取,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2. 2、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电话:171 3361 5863 投诉邮箱:4352 2767@qq.com。
  3. 3、广告合作请联系qq:43 52 27 67。

要网购先领券,优惠券商城上线了!领完券再购物真省钱。领券商城网址:http://www.uf.cn/
更多生活省钱关注九块九包邮专场网址:http://www.uf.cn/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