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

泽普河畔的青春印迹:一名新疆青大学子的归乡心语

(2025年2月28日,喀什泽普县)

站在泽普县金湖杨景区旁的河岸上,寒风夹着淡淡的沙土气息吹过,我却感到一种回家的踏实。作为青岛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大四学生,我是一个地道的新疆人,这片泽普河滋润的土地是我儿时的故乡。从胶州湾的潮声中求学归来,我带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青春的感悟,回到了喀什这片熟悉的土地。这不仅是一次归乡之旅,更是两条母亲河——泽普河与胶州湾——跨越万里的心灵对话,也是我在故乡河畔留下的青春印迹。

故乡林间的岁月回声

2023年夏天,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新疆人,再次回到了喀什泽普县老家。小时候,金湖杨的胡杨林是我和小伙伴嬉戏的地方,那时候,秋天的金黄和夏天的绿意是我对故乡最深的印象。可这次归来,我漫步在修复后的林间小道,看到胡杨林多了几分生机,河边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像在低声诉说老家的故事。那片绿色虽不浓烈,却像一幅故乡的画,让我忍不住放慢脚步,静静地看。

在青岛的胶州湾,我曾走在湿地边,听海风吹过芦苇,看潮水拍岸。如今,我把那里的感悟带回了泽普。胡杨林的枝头多了新芽,河岸的芦苇多了几分挺拔,我仿佛看到儿时奔跑过的林子有了新的模样。作为一个新疆人,我不再去想复杂的细节,而是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旅人会来到这里,看胡杨染金,听风声诉说,而我会笑着说:这是我长大的地方。

叶尔羌河畔的乡音与温暖

泽普县紧邻叶尔羌河,2024年初,我回到河边,参与一个简单的河岸保护项目。清晨,河面映着初升的太阳,岸边的杨树投下长长的影子,偶尔有老乡赶着羊群路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铃声。那一刻,我忘了工作的忙碌,只想站在河边,感受这片土地的温度,找回小时候的乡音。

从青岛到叶尔羌河,我带着沿海的潮湿记忆,回到了故乡的干爽。忙碌的间隙,我常沿着河岸走走,看水波荡漾,想着大学四年的点滴。技术是工具,但更珍贵的是它让我重新听到了故乡的声音。这条河不仅滋养着田野,也滋养着我的心。或许有一天,这里会成为旅人眼中的风景,而我曾在这里留下的脚步,也会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古勒巴格乡的故乡新景

在泽普县古勒巴格乡,我看到了一片熟悉的田野。河水从远处流来,田间多了些护坡和水渠,像一幅朴素的画卷。这是我参与的一个小项目,把青岛的治水灵感带回了新疆,和老家的传统灌溉融合。站在田边,我没有去想工程的细节,而是想象着这片土地的未来:成熟的庄稼,清澈的小河,还有来此感受乡村的旅人。

从青岛到泽普河,这是一场回家的旅程。胶州湾的海浪和泽普的河风在我心中交织,作为一个地道的新疆人,我开始明白,自然不仅是科学,更是故乡的模样。青岛的海洋气息和泽普的田野风情,在这里融成一种温暖的美。我想,这正是归乡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让老家多一份安宁。

青春在河畔的低语

2025年2月底,夜幕降临,泽普河边的路灯亮起微光,与远在青岛的实验室遥相呼应。我站在河岸,风声和水声混在一起,像故乡的呢喃。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画上句号,从青岛的课堂到泽普的田野,我用脚步丈量着梦想,也在老家的河畔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胶州湾,我学会了感受海的宽广;在泽普河,我懂得了珍惜故乡的每一片绿。这两条母亲河,一个在东海之滨,一个在我的老家,却因我的归乡有了联结。青春是什么?或许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汗水,在河风中寻找方向,在故乡的怀抱中长大。作为一个新疆人,回到泽普河畔,我不仅是为了守护自然,更是为了守护儿时的那份简单。

结语:归乡未尽,心声如歌

泽普河与胶州湾,相隔万里,却因我的脚步连成一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之美不仅是科学的目标,更是故乡的温暖。作为一个地道的新疆青大学子,我从青岛带回经验,更带回了热爱。我不再执着于改变一切,而是希望用旅行的心去看老家,用感悟的情去书写人生。

未来的某一天,当泽普的胡杨林染上金黄,当胶州湾的海鸥飞过故乡的天空,我希望能再次回到这里,带着家人,重温这片土地的故事。那时,我会告诉他们:这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我青春的痕迹。归乡未尽,心声如歌,让我们用年轻的心,让河海田野唱响故乡的旋律。(青岛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努尔孜曼·阿卜杜拉)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本网提醒:本内容为机器自动抓取,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2. 2、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电话:171 3361 5863 投诉邮箱:4352 2767@qq.com。
  3. 3、广告合作请联系qq:43 52 27 67。

要网购先领券,优惠券商城上线了!领完券再购物真省钱。领券商城网址:http://www.uf.cn/
更多生活省钱关注九块九包邮专场网址:http://www.uf.cn/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