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

塔河之畔的青春答卷:一名新疆青大学子的归乡之旅


站在塔里木河尉犁县生态闸的观测平台上,寒风卷着熟悉的沙尘扑面而来,我却感到一种回家的温暖。作为青岛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大四学生,我是一个地道的新疆人,这片塔里木河滋养的土地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从胶州湾的潮声中求学归来,我带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青春的追问,回到了这片西域大地。这不仅是一场旅途,更是两条母亲河——塔里木河与胶州湾——跨越万里的对话,也是我在故乡土地上书写的青春答卷。

故乡绿洲中的生命回响

2023年夏天,我作为一个地道的新疆人,再次来到了轮台县草湖乡。小时候,塔里木河下游的风沙是我熟悉的玩伴,那稀疏的胡杨林和干涸的河道总让我觉得故乡有些孤单。可这次归来,我站在修复后的土地上,看到一丛丛柽柳在风中摇曳,像老朋友一样向我打招呼。那绿色虽不算浓密,却像沙漠里的一首歌,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静静地听。

在青岛的胶州湾,我曾漫步在湿地,看海鸟掠过天空,听海浪低语。如今,我把那里的感悟带回了老家。柽柳在沙地上站稳了脚跟,胡杨的幼苗也开始抬头,我仿佛看到儿时跑过的荒滩换了新颜。作为一个新疆人,我不再只想着技术的细节,而是想象着未来的某一天,旅人会来到这里,看沙漠变成绿洲,听风沙化作鸟鸣,而我会自豪地说:这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博斯腾湖畔的乡愁与宁静

博斯腾湖是我小时候听大人讲故事的地方,2024年初,我再次回到湖西岸,参与一个智慧水利项目的调试。清晨,薄雾笼罩湖面,芦苇随风轻摆,渔舟划过水面,像一幅老家的画卷。那一刻,我忘了工作的忙碌,只想站在湖边,感受这片土地的呼吸,找回儿时的记忆。

从青岛到博斯腾湖,我带着沿海的潮湿气息,回到了内陆的辽阔。调试设备的间隙,我常沿着湖岸散步,看着水光潋滟,想着大学四年的意义。技术是桥梁,但更珍贵的是它让我重新认识了故乡。这片湖水不仅滋养着土地,也滋养着我的心。或许有一天,这里会成为旅人眼中的风景,而我曾在这里留下的足迹,也会成为乡愁的一部分。

车尔臣河畔的故乡新画

在且末县车尔臣河边,我看到了一片熟悉又陌生的田野。河水静静流淌,农田间多了些新设计,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这是我参与的“海绵农田”项目,把青岛的雨水花园灵感带回了新疆,和老家的坎儿井智慧融合。站在田埂上,我没有去想节水的细节,而是想象着这片土地的未来:丰收的庄稼,清澈的河水,还有来此体验农耕的旅人。

从青岛到塔里木河,这是一场归乡的旅程。胶州湾的海风和塔河的沙尘在我心中交织,作为一个地道的新疆人,我开始明白,生态不仅是科学,更是故乡的模样。青岛的海洋情怀和新疆的沙漠风骨,在这里融成一种特别的美。我想,这正是回家的意义——不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让故乡变得更好。

青春在母亲河畔的回音

2025年2月底,夜幕降临,塔里木河畔的监测站亮起蓝色灯光,与远在青岛的实验室遥相呼应。我站在河边,风声和水声交织,像故乡的低语。四年的大学时光即将结束,从青岛的课堂到塔河的田野,我用脚步丈量着梦想,也在老家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胶州湾,我学会了倾听大海;在塔里木河,我懂得了珍惜故乡的每一滴水。这两条母亲河,一个在东海之滨,一个在我的老家,却因我的归乡有了联结。青春是什么?或许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在风沙中寻找方向,在故乡的怀抱中长大。作为一个新疆人,回到塔河之畔,我不仅是为了守护自然,更是为了守护小时候的记忆。

结语:归乡未尽,人生如歌

塔里木河与胶州湾,相隔万里,却因我的脚步连成一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之美不仅是科学的目标,更是故乡的诗意。作为一个地道的新疆青大学子,我从青岛带回技术,更带回了热爱。我不再执着于改变世界,而是希望用旅行的心去看老家,用感悟的情去书写人生。

未来的某一天,当塔河边的柽柳长成林子,当胶州湾的海鸥飞过故乡的天空,我希望能再次回到这里,带着家人,重温这片土地的故事。那时,我会告诉他们:这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也是我青春的见证。归乡未尽,人生如歌,让我们用年轻的心,让江河湖海唱响故乡的赞歌。 (青岛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唐努尔·阿布力米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本网提醒:本内容为机器自动抓取,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2. 2、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电话:171 3361 5863 投诉邮箱:4352 2767@qq.com。
  3. 3、广告合作请联系qq:43 52 27 67。

要网购先领券,优惠券商城上线了!领完券再购物真省钱。领券商城网址:http://www.uf.cn/
更多生活省钱关注九块九包邮专场网址:http://www.uf.cn/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