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科技 >

逆势崛起,哈啰单车这三年做对了什么?

  共享单车的大洗牌接近尾声,场景突破才是两轮出行的未来。

  文/左远良

  9月17日,哈啰出行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宣布,截至9月17日其注册用户数达2.8亿,累计提供出行服务超过123亿次。哈啰单车方面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哈啰单车入驻全国360多个城市,市场占有率排名首位。

  当天,哈啰出行CEO杨磊发布内部信表示,回望过去,哈啰经历了不可想象的困难,但无论商业环境多么严峻,无论形式怎么变化,团队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坚持不放弃,才有了今天的哈啰。三年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起点,未来会坚持用科技推动出行的进化。

  近期哈啰在一线城市的用户增长迅猛。9月11日,哈啰出行宣布,哈啰单车在落地广州的两个月内,已投放10万辆单车,广州注册用户数量已超500万名。这意味着,从低线城市起家的哈啰单车,已完成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覆盖。

  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共享单车竞争愈演愈烈,相比于积极发声、再获融资的哈啰,曾经的双巨头摩拜、ofo则略显沉寂。押金挤兑潮让ofo深陷困境,屡次被指资金链断裂,给外界的印象是“垂死挣扎”。摩拜被美团收购后,创始人胡玮炜离职,美团也开始“去摩拜”化,美团推出的最新款单车必须通过美团APP才能开锁骑行,由此可见摩拜的未来。

  ofo已经悄悄搬离中关村(000931,股吧),但共享单车的故事却还没有结束,大洗牌过后不再有七彩斑斓的单车,粗放的发展策略已成为过去式。告别野蛮生长,美团开始推出“美团”小黄车取代mobike,阿里巴巴、滴滴分别扶持哈啰和青桔,精细运营的下半场,背后俨然变成巨头间的较量。

  在逆势中崛起,哈啰单车的命运为什么与摩拜、ofo不一样?哈啰内部人士向《媒体训练营》表示,哈啰单车的生存路径与今日逆袭,确实超出很多人对于所谓终局的设想。成为赢家主要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更重要的还是哈啰对于技术和运营的重视。

  对于整个行业的前景,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认为,共享单车的未来,还是在于场景创造和场景蔓延上找到突破。关键战役依然还是如何盈利,或者说将流量反哺周边衍生链条实现增值服务来间接盈利。

  1

  哈啰的崛起奥秘:技术为核、精细运营

  在哈啰成立伊始,ofo、摩拜早已是资本眼前炙手可热的明星,双雄对峙几乎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但哈啰却利用有限的资源,专注下沉三四线城市运营并生存下来,在后来的“倒闭潮”中更是一枝独秀,获得了阿里巴巴的青睐。

  哈啰何以实现后发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哈啰的生存路径看,采取从三四线进军一二线的“农村包围城市”差异化发展策略,避开了此前摩拜、ofo补贴大战、海外扩张等互相消耗的阶段,共享单车企业过往盲目铺量来抢占市场份额的粗放模式,最终为市场带来了恶果。

  哈啰出行CEO杨磊曾表示,哈啰在一开始便不将竞争视为第一优先级考虑的因素,转而思考如何跑通单位经济模型,如何用技术提升业务环节的效率。“我们从第一天进到这个行业的时候,对于竞争的考虑就很少,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如何用技术让业务变得更高效上。”

  回顾哈啰3年,技术驱动贯穿始终。2016年11月,hellobike1.0上线,尽管彼时资金紧张,但杨磊和团队还是坚定选择研发智能锁,“因为只有使用智能锁,才能通过技术手段对单车运营进行精准管理”。 2017年,哈啰进一步思考单车如何进行高效运营,哈啰选择研发电子围栏,实现自动化拦截,用户骑行超出一定范围,电子围栏会进行提醒,大大节省了人力物流调度成本,技术思维帮助哈啰打造了极致的供应链管理。

  2018年9月17日,哈啰单车升级为“哈啰出行”,从单一的共享单车企业成长为囊括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和共享汽车等出行服务的综合移动出行平台。通过对技术的持续投入和研发,哈啰实现了输入和输出效率上的显著提升,为规模化盈利奠定基础。

  据哈啰官方透露,目前哈啰单车在全国半数以上城市实现盈利。此外,哈啰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占哈啰总部员工的半数。在今年8月底的2019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哈啰出行发布了迭代升级的智慧系统 “哈啰大脑 2.0”,宣布进入两轮全业务生态智慧运营阶段。

  哈啰出行研发副总裁任亮亮曾表示,“单车是一门供需非常散的生意,因此对算法、数据和实时性的要求非常高。”此前,运维人员依靠经验和感觉判断运维管辖区内的车辆调度,无法做到精益高效。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技术,哈啰大脑提升了供需匹配效率,迈向运营决策智能化。

  2

  超越共享单车:场景突破、智慧出行

  精细化、智能化是哈啰出行创立之初便确立的发展路径,阿里巴巴的持续供血也让哈啰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对于哈啰来说,未来如何将技术应用于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更值得思考。可以明确的是,哈啰起步于共享单车,却不止于共享单车。 哈啰积累的出行大数据,也将在未来不断释放潜力。今天,哈啰出行以智能技术驱动精细化运营,并不断丰富两轮为主的出行生态。“单车成为流量基石业务,再去扩展助力车、两轮电动车租售、换电服务、顺风车等丰富业务形态。” 2018年,哈啰出行对组织架构进行升级,其中新组建的“中台部门”实现了“大中台、小前台”,所有公司级数据储存在中台数据舱内,不同业务部门可及时获取所需数据,例如哈啰大脑2.0所需的数据即来自中台。

  对外数据打通上,哈啰也将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协同,为未来智慧交通提供大数据支持。例如为助力政府的交通智能管理,哈啰出行还研发了 Argus 智能视觉交互系统,可实时识别、智能判断并管理所在区域的各家共享单车和社会车辆,实现总体单车数量、骑行需求、停放管理之间的动态平衡。

  面对5G的商业化落地加速,哈啰出行也在投入研发资源。例如基于5G,哈啰探索端到端的云,让车和车可以进行通信和聚合,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通信与决策效率。任亮亮指出5G的高带宽、低延时将为哈啰的业务进一步提供助力。

  实际上不仅哈啰出行,今年以来各家共享单车企业也均加深了在精细化运营方向上的转型升级。早在2017年,摩拜便依托移动物联网平台,发布了行业大数据AI平台“魔方”,如今为“美团”单车赋能。滴滴的青桔单车也通过智能调度、标准化、网格化、“路长制”等方式,进行精细化运营。

  即便负面缠身,被创始人戴威形容为“跪着也要活下去”的ofo,也还在精细化运营上做出举措。8月6日,有媒体报道称,ofo小黄车在深圳实行定点停车,带着“有桩”新模式杀了个回马枪。不过,相较于奋力自救的ofo,哈啰面对滴滴、美团的竞争压力明显要更大一些。

  互联网分析师于斌表示,哈啰想借助从单车到电单车、还有向顺风车等业务的扩充,从滴滴、美团手里抢夺出行市场大蛋糕,但从品牌度和产品线上来看,大家都习惯用滴滴和美团,对于哈啰而言竞争和压力会更大,而且投入的成本会更高。“未来还是在于发展更多业务线的同时,给企业或商户提供更多基于labs的商业价值。”

  张书乐也表示,美团基于自身将共享单车和它的O2O串联起来,形成引流。哈啰则是基于共享单车的大数据,向更多出行选择上升维度,寻找场景突破,这是一种并联模式。“现在很难判断并联和串联的模式孰优孰劣,但决胜手段却摆在那里:谁能真正打破共享单车的场景壁,谁就能真正成功。”

  目前来看,哈啰仍然需要资本持续的输血,对合作方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未来,哈啰出行能否挣脱共享出行模式的魔咒,讲出更精彩的故事,成为笑到最后的终极玩家?一切皆有可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媒体训练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本网提醒:本内容为机器自动抓取,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2. 2、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电话:171 3361 5863 投诉邮箱:4352 2767@qq.com。
  3. 3、广告合作请联系qq:43 52 27 67。

要网购先领券,优惠券商城上线了!领完券再购物真省钱。领券商城网址:http://www.uf.cn/
更多生活省钱关注九块九包邮专场网址:http://www.uf.cn/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