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

提升客户消费贷款的满意度 形成数字化资产

农村金融导刊: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现状如何?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有哪些政策机遇?

何婧: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日趋成熟。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农村消费金融市场总体规模逐渐扩大,依据农村消费特点设计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涌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商务部等部委也联合出台了相关文件,旨在通过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此促进农村消费,这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发展农村消费金融的重视。文件指明了农村消费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和环节,对促进消费便利化、精细化和品质化发展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同时,政策还针对农村消费领域一些关键的环节进行补贴,如建立仓储冷链、发展农村电商等。

农村金融导刊: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消费信贷有哪些特点?

涂畅:乡村振兴工作既给扎根农村的农信社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就农村消费信贷而言,投放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目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消费信贷主要集中在购置大宗生活消费品、农村产业发展、购建房及购置家庭用车等方面。

谢彬:随着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深入开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农村消费信贷需求旺盛,主要集中于进城购房、农房改造等新农村建设及大宗物品消费等。

王新新:一是农村消费信贷产品逐渐丰富,从传统的单一、小额的农户贷款、助学贷款发展到多样化、额度灵活的多品种系列,如购房的农民安家贷、房屋装修贷款和汽车消费分期等。二是农村消费信贷的季节性明显,主要受农户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直接影响。三是农村消费信贷风险较高,主要受农户收入不稳定、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和农户间信息不对称、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等因素影响。

韦武真:农村消费信贷品种丰富,架构体系日趋完善。随着国家大力扶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农村消费信贷中购房、购车、建房、装修及家电消费占较大比例。

农村消费态势变化显著

农村金融导刊:结合本地实际,谈谈近年来农村消费群体与消费特征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谢彬:农村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消费特征以大宗消费物品为主。农村年轻客户群体不断扩大,超前消费观念已经形成,消费需求旺盛,成为农村消费信贷的主要客群。他们中间,生活消费支出占比较高,多用于购车、装修等。

涂畅:随着线上网店的快速发展,县域农村消费群体逐步趋向年轻化。实体店的消费主要是老年人,而年轻人不论是生活用品、食品,还是大宗物品、家用电器都从网上购买,享受着现代化的线上网购带来的便利服务。

王新新: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不仅仅是向往,而且有了现实条件。随着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化,农民金融素养正逐步提升,消费意识明显增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物流业及消费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农村消费品种由产品消费为主向产品服务一体化消费转型,消费行为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明显,主要消费支出也由过去的衣食支出扩展到衣食、住房和教育等支出。

韦武真:近年来,农村消费群体逐步趋于年轻化,消费群体文化层次进一步提高,更能接受新鲜事物,消费需求不断增强。年轻群体对品牌认知度和产品质量要求更高,更倾向于选择市场美誉度高、品牌形象好的消费产品,资金需求由小额向大额逐渐转化,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超前消费观。农村消费信贷由单一用途向多元化发展,以前的用途大部分是购建房,现在涉及购房购车、房屋装修、家具家电购买、结婚嫁娶等方面。

农村金融导刊:请结合本地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现状,分析主要客户群体的消费信贷情况如何?

韦武真:目前,广西崇左桂南农商银行农村消费贷款12169笔,金额16亿元。农村消费信贷产品有农户小额信用贷、个人购建房贷款、个人房屋装修消费贷、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贷款品种,全方位覆盖农村消费需求;农村消费贷主要用于购房、建房、装修及购买大件家用商品;农户对该行贷款产品满意程度较高,得到授信用信的愿望较强烈。

涂畅:以榕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例,目前各类涉农贷款有42275户,金额46.68万元,主要投向农、林、牧、渔行业,且重点向种养殖业投放贷款,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还有待拓展。

谢彬:山东曹县农村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客户13537户,贷款98.02亿元,推出的二十余种消费信贷产品全面涵盖农村客户消费需求。近三年,个人消费信贷客户有效增长7281户,增幅115.72%。

王新新:农行福建龙岩分行针对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信贷包括农户小额贷款、农民安家贷、助学贷款、汽车消费贷款、房屋装修贷款等。其中,支持广大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农民安家贷余额6.9亿元。

金融主力军应适时求变

农村金融导刊:影响农村金融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谢彬:一是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多寡直接影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二是农村老年客户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三是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影响农村消费信贷的获客以及农村群众消费信贷需求的满足。

王新新:影响农行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因素有农村信用体系不够完善、银行和农户间信息不对称等。

涂畅:农村消费观念依然比较传统,特别是中老年客户群体,没有超前消费的观念。另外,金融机构服务还不到位。农商行对目前客户消费情况调研不够,并且没有根据农户消费特点制定好农村消费贷款服务管理办法,金融服务监督问责力度也不够。

韦武真:一是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群众获取金融信息渠道少。二是农户对消费贷款的观念认识不到位。如今中年农民群体仍保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的消费观念,农商行需要投入大量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金融政策,引导农民客户树立正确的消费信贷观念。三是农户收入单一,涉农项目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农业贷款周期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协调,农户对消费贷的积极性减弱。

农村金融导刊:作为农村消费信贷提供者,存在哪些实际困难?

涂畅:目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主要是贷款网格化管理不清晰,没有更好的科技平台来支持网格化管理。

王新新:农行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实际困难,一是风险管控难。农户经营的多样性和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导致农户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农户信用贷款风险大。

谢彬:农商银行主要是科技研发能力不强,线上消费信贷产品有待进一步丰富。中青年客户是消费信贷主体。人员流动需要线上办贷,但是农商行线上办贷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韦武真: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农户客户分布分散,难以集中采集信息;金融科技赋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富农工程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宣传及收集农户信息进行集中授信。同时,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户群体无法及时回到本地采集资料,导致采集信息和授信难以完成,打击了农户的积极性。因此,时效、地域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何婧:第一,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居民相对较为保守,对消费信贷的可接受性有待提升。第二,消费信贷的产品设计多依赖于对个人未来收入的有效估计。金融机构面对收入稳定性差、不确定性高的农民时,设计相关产品难度增加。第三,信用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增加了消费信贷发放的风险,阻碍了供给和需求方的有效对接。

农村金融导刊:如何满足农户消费信贷需求,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涂畅:开展农村消费信贷服务,作为县域金融主力军,农信社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农村消费信贷投放:一是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农户,通过开展“普惠金融大走访”调研贷款需求。结合贷款需求出台贷款产品支持,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创业的后顾之忧。二是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情况,创新研发贷款产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发展状大。三是消费信贷资金重点向县域“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产业投放。四是对受疫情影响的餐饮行业和服务行业投放消费类贷款。

谢彬:一是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加大信贷政策宣讲力度;二是下沉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消费信贷需求;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大力推广线上信贷产品,形成“线上+线下”的消费信贷推广局面。

王新新:农村金融机构应启动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以服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主线,制定差异化金融服务政策,创新推出特色产业信贷产品;实施信用村“百村行动”“数字化乡村”专项行动等服务方案,以更高站位和更高标准书写好金融服务“三农”新篇章。

韦武真:坚守“服务三农”定位,发挥人缘、地缘和网络优势,发扬老一代农信人挎包精神;坚持党旗引领,创新农村金融与地方基层治理相结合的党建共建共创模式。以富农工程为抓手,联合基层党委政府对农户群体开展惠农政策、金融产品宣讲,让农户及时获取金融信息,提高对消费贷款的认知度,转变为更开放的消费理念。

以广西崇左桂南农村商业银行为例,可打造“崇左桂南农商行”品牌,让老一代、新一代农村群体在党政银联合的氛围内,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同时培养农户在有信贷需求时及时向银行咨询、申请金融支持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求人难的“三难”问题,加大对农村消费信贷的投入力度,挖掘和支持当地特色产业链,及时满足金融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治本之策

农村金融导刊:政府部门如何激发农村消费信贷潜力,促进银行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何婧:第一,消费信贷的发展与农民自身观念密切相关。政府需加强相关信贷政策的宣传,帮助农民树立新的消费观念,提高对消费信贷的认知,提高其接受度。第二,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用体系的完善,消费信贷多为无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因此,政府须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第三,居民消费不仅与其收入,还与社会保障水平密切相关。长期来看,政府应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助推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

农村金融导刊:农村金融应从哪几个方面提高农民的消费信贷意识,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

韦武真:一是加强对金融知识和金融政策的宣传。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银行、消费贷款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有效破除农民消费的心理障碍,引导其树立现代消费观。二是提高信贷服务质量。在保证信贷材料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信贷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信贷流程和手续,提高办理贷款的效率。要改善农户对“银行贷款门槛高,不如私人借贷”的刻板印象,使其消费前能够第一时间想到银行、想到消费贷款。

谢彬:农商银行一是要进一步实现信息互通,及时发现、满足消费信贷需求。二是要提升办贷效率,让广大农村客户真正体验到高效的办贷服务,让农村客户有信贷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农商银行。

涂畅:一要强化宣传氛围。农信社要主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贷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客户知晓率,及时满足客户贷款需求。二要创建信用环境。加大诚信环境的营造,积极创建信用村、组、乡(镇)及信用县,让农户进一步感受到信用乡镇创建带来的实惠,提升消费信贷意识。三是创新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引导客户线上办理贷款,让客户进一步体验方便、快捷的贷款手续,提升客户消费贷款的满意度。

何婧:第一,金融机构需加强与商业企业的相关合作,有效利用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等方式,为县域商贸、物流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第二,注重发挥场景化金融的优势,通过将金融服务嵌入消费场景,提高金融服务便捷性和获得感。第三,聚焦当地特色,注重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村对城市居民下乡消费的吸引力。

王新新:银行应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沟通,取得相关支持。同时,加强农民诚信教育,提高其信用意识,送教下乡可结合线上宣传,提高农民金融素养。

农村金融导刊:如何有效规避农村消费信贷的风险?

谢彬:目前农村消费信贷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还不健全。农商银行首先要自立自强,要建立贷前、贷中、贷后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同时要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引导客户珍惜个人信誉记录,树立借贷诚信观念。

韦武真:一是和农户建立起信用关系体系,和村委、农户保持良好关系,保证信息流通,由村委和农户完成他人监督和自我监督,农户在源头上规避赌博、非法集资等,保证良好的还贷能力。二是加强征信宣传力度。增强公民信用意识,引导群众保持良好信用,保证及时还贷。三是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高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和充分性,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王新新:有效规避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强化贷款“三查”,确保“三真”——真主体、真需求、真用途。第二,强化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风控技术,把好贷款准入关和风险的前瞻性防范和化解。第三,强化多方合作,加大当地党政、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消费群体设计差异化、个性化产品。第四,引导农村消费积极不过度、理性不超前。推动城乡和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多方共赢。

涂畅:一是要做实农户贷款信息资料的收集工作,合理开展授信。二是要做细贷前调查工作,了解客户真实贷款用途开展贷款投放。三是要做优贷后管理工作,及时跟进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顺应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

农村金融导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数字化浪潮加速涌入乡村,深入推进农村消费金融发展应如何更好融入数字化转型?

何婧:乡村战略十六字方针中,“生活富裕”是根本,这意味着未来农民收入将进一步增加,消费继续呈现增长态势。整体来看,未来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必将持续扩大。同时,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消费的内容也将转变,如对服务性消费的信贷产品需求将增加。在信贷产品的设计方面,金融科技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利用金融科技满足临时性小额的消费信贷需求方面。

融入数字化转型,可以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需从全产业链角度推进数字化转型。农村消费不仅仅涉及终端消费,也是一个全产业链的问题。因此,数字化的实现也需要从全产业链角度予以考虑,注重对物流运输和仓储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第二,农村消费金融发展需重视与电商的结合。农村电商已经成为农村消费的重要平台,应通过消费大数据挖掘潜在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三,需注重金融科技的运用。金融科技可以将原先无法量化的人、物、场、资金流、信息流等软信息,形成数字化资产,在此基础上衍生金融产品和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本网提醒:本内容为机器自动抓取,并不代表本站观点。
  2. 2、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沟通、投诉的单位及个人,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电话:171 3361 5863 投诉邮箱:4352 2767@qq.com。
  3. 3、广告合作请联系qq:43 52 27 67。

要网购先领券,优惠券商城上线了!领完券再购物真省钱。领券商城网址:http://www.uf.cn/
更多生活省钱关注九块九包邮专场网址:http://www.uf.cn/9/

相关阅读